青岛市规划局2017年工作打算
2017-03-24 来源:青岛市规划局
    2017年,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城乡规划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深化城乡规划编研、审批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实的规划基础与保障。
    一、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以完善全域统筹、城乡统筹、海陆统筹的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为契机,以推进“多规合一”为平台,以城市设计为手段,积极开展“城市修复、生态修补”工作,加强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优化完善规划成果,积极探索实现“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以改革审批和管理模式为突破口,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规划服务,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推动市委市政府“三中心一基地”战略的落地执行。
    二、2017年目标任务
    (一)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1、完成《青岛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以《面向全球城市体系的青岛国际化战略研究》、《青岛大都市圈与市域城镇体系研究》、《多情景下的城市发展边界与人口规模研究》等十个课题研究为支撑,明晰规划发展思路,确立“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三步走的城市发展目标,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寻找愿景实现路径。主动参与和对接省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升青岛市在山东省的城市能级, 强化龙头地位,突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综合能力,发挥区域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启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青岛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启动《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实施情况评估工作,为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奠定基础。
    3、做好青岛市东岸城区、北岸城区分区规划的编制,科学确定其发展定位和规模,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梳理道路交通体系,妥善安排各类市级重大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三中心一基地”重要产业基地和项目用地,提出生态空间管制、旧城有机更新、风貌特色塑造等方面规划实施策略。
    4、加大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力度,按照“片区-管理单元-(街坊)地块”分层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片区控规成果,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完善各类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确保市级、区级近期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为城市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依据。中心城区控规2017年底实现全覆盖。
    5、建立我市城市风貌保护控制体系,完成《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青岛胶济铁路沿线工业文化与遗存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完成《环胶州湾概念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启动《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完成立法调研等前期工作,起草《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条例》(草案)。
    6、对三区四市镇、村的基本情况、规划编制及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我市小城镇、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建设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的要求,提出我市村镇规划管理办法,编制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规划技术导则,制定统一的规划编制引导要求和配建标准,指导我市村镇规划和建设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举办我市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专题培训班,提高村镇规划管理与编制水平。探索建立我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制定乡村规划师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专家智库和设计团队库,为村镇规划编制及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7、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高质量推进《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编研,使城市道路系统更加完善。梳理整合市政各行业专项规划,推进市政厂站设施用地整合与控制工作。按建设进度要求配合做好新机场和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二)有序推进“多规合一”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结合市委、市政府对于我市空间规划工作的具体要求,将“多规合一”工作的着力点落实到空间规划上,在《青岛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我市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
    1、统一空间规划基础。统一用地分类,统筹考虑环保、水利、林业、海洋专业空间要求,系统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完成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统一目标指标,研习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管控要求,完成空间规划目标指标体系;统一管控分区,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进一步增加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整合形成“三区七线”协调一致的空间管控分区。
    2、完成各类空间基础数据坐标转换,整合各部门现有规划成果,建立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构建信息平台,共享编制成果。
    3、进一步完善“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模式,建立全市空间类规划预审的工作流程和机制,探索建立差异图斑消除的工作体制。
    4、2017年先行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比以及差异图斑的消除工作,形成两图合一的“一张蓝图”编制工作,为完成《青岛市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
    以我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为契机,在全面分析现状城市问题、评估现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举,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
    1、完善青岛城市设计配套政策及技术规范,建立城市设计工作制度、保障机制及评估机制,使城市设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2017年完成《青岛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青岛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青岛市城市设计技术管理规定》。
    2、结合青岛地域特色和现实情况,围绕城市“双修”、活力街道、开放街区等切入点开展城市设计相关课题研究,提高城市设计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提供理论基础。2017年继续细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研究》,完成《城市“边角空间”利用及设计研究》。
    3、引入国内外建筑设计大师、艺术大师,作为城市设计顾问,为城市建设把脉,直接参与城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和重要建筑、重要景观和公共艺术的方案设计。通过借力大师作品的影响力,打造城市建设的新名片。
    4、招募社区规划师,成立由规划分局业务骨干、办事处工作人员、相关领域的专家、驻青岛高校教师、社区热心居民组成的社区规划师工作组,协同开展工作,逐步构建起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规划工作平台,充分调动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推进规划治理主体多元化。
    (四)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规划服务
在规划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基础上,结合简政放权、审批下沉、优化服务,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理念,实现规划审批“全城通办”,运用信息技术将市局驻行政审批大厅服务窗口与驻各区分大厅窗口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实现就近报件、互通办理、贴近群众,推动规划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五)加强城乡规划督查
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的统一部署,结合卫星遥感督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一是继续严格规划强制性内容管控,二是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违规违法问题追查跟踪力度,三是积极配合住建部驻青督察员认真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遥感核查和处理力度。